2014-4-11 16:24
LiLily_Li
明代第一懸案靖難之役後建文帝到底去了哪?
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孫子,已故太子朱標的長子。朱元璋早年立長子朱標為皇太子,但是後來由於朱標早逝。朱元璋便改封長孫朱允炆為為皇太孫。讓其在自己百年之後,繼承皇位。但是,對於朱元璋的這種安排,有一個人極為不滿,他就是朱元璋的四兒子、燕王朱棣。朱棣早年隨父親東征西討,為大明王朝的四方安定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。洪武三年,朱元璋封朱棣為燕王,負責統帥重兵,駐守北平,以防蒙古騎兵進犯。
朱棣在朱元璋的眾多兒子中才華最為出眾,而且胸怀大志。起初他對父皇選立長兄朱標為太子不好說什麼,單是朱標死後,朱元璋又立懦弱無能皇長孫朱允炆為太子,卻引起了朱棣的強烈不滿,他數次在朱元璋的面前詆毀朱允炆如何如何無能懦弱,絕非可托天下之人。朱元璋雖然心中也明白,論文武才華,四子朱棣都要遠遠高於長孫朱允炆。但是他為了維護自己確定下來的皇長子繼承製度。他要堅決地支持朱允炆做自己的繼承人。
有一次,朱元璋為了展示皇太孫的才華,命他在諸皇子大臣的面前對詩,朱元璋出的上句為“風吹馬尾千條線”,朱允炆想了半天終於對出一句:“雨打羊毛一片羶”。雖然對的句子看起來也還算公整,但語意平庸,毫無意蘊。朱元璋的大為不快,這時燕王朱棣隨口吟出一句:“日照龍鱗萬點金”。一股王道霸氣直驚的在座的人目瞪口呆,朱元璋也連口稱讚。但這也增加了他對皇太孫日後帝位的擔心之情。
洪武三十一年(公元1398年)七十一歲的朱元漳去世,依照它生前的安排由他便留下遺詔,由二十一歲的皇孫朱允繼位,年號建文,也就是歷史上的明惠帝。傳說朱元璋臨死之前,不放心朱允炆,便交給自己的貼身太監一個密匣,稱如果皇太孫一生平安無事,不要打開這個匣子,如果發什麼緊急情況,就打開這個匣子,它會告訴你怎麼做。這是民間流傳下來的一個傳說故事,不知是真是假,但正是這些離奇的小故事,更加增添了建文帝下落的神秘色彩。
朱元璋在位之時,為了鞏固大明王朝始終掌握在朱姓子孫的手中,他先後分封自己的子孫為藩王,分駐全國要害之地,這些分封藩王都手握重兵,稱霸一方,在朱元璋在世之時,還倒是老老實實,不敢有什麼非分之舉。但朱元璋死後,他們根本不把懦弱無能的建文帝朱允炆放在眼裡,個個飛揚跋扈,不服從中央政府的管轄。
為了解決地方藩王對中央皇權的威脅,建文帝採納了齊泰、方孝孺等人的建議,厲行削藩之策。他先是派兵進抵開封,軟禁了周王朱肅,然後將其廢為平民;接著又發兵湖南、湖北除掉了岷王朱便、湘王朱柏,此後,又先後將齊王朱博、代王朱桂等人囚禁。建文帝厲行削藩,地方藩王紛紛被削奪爵位,抑或被廢為平民,抑或被禁為囚徒。
[img]http://fj.sinaimg.cn/2013/0314/U8273P911DT20130314153451.jpg[/img]
一時間鬧得是沸沸揚揚,怨聲載道。這一措施嚴重損害了地方藩王們的切身利益,幾乎所有的諸侯王都對此不滿,尤其是手握重兵,覬覦帝位的燕王朱棣。燕王朱棣早就有起兵反叛,奪取帝位之心,只是苦於沒有很好的藉口,這次建文帝削藩弄得天下諸侯怨聲載道。這對閻王來說簡直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。建文元年(1399年)七月,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藉口發動了“靖難之役”。
雖然名義上是要幫建文帝清除身邊的奸臣,其實際上起兵反叛。燕王起兵之後,建文帝馬上慌了手腳,急忙徵調各地方的軍隊入京勤王。但是,由於建文削藩以來,地方諸侯已被他得罪殆盡,所以,地方諸侯紛紛投向燕王帳下,背叛建文。建文帝手下的文人不少,但沒有多少可以帶兵打仗的將帥之才。心腹齊泰、方孝孺等人也都是文人腐儒,雖滿腹經綸,但也沒有什麼用處。就這樣,燕王的軍隊沒費多大的力氣,很快就打到了南京城。
建文帝見大勢已去,下令火燒皇宮。燕王朱棣攻入皇宮之後,沒有找到建文帝,便命人仔細搜查尋找建文,宮裡的太監說說建文帝在萬般無奈之下,跳入火中自焚了,並從火堆裡找出一具屍體指認說是建文帝。朱棣假惺惺的痛哭一番,說自己只是要清理奸臣,並不是要皇上死。然後,以皇帝禮將其厚葬,但是,在正史的文獻中,卻沒有任何有關建文帝陵寢的記載,而且後來的崇禎皇帝也曾親口說過建文無陵。
因此,廢墟中的那具焦屍到底是否就是建文帝,建文帝到底死沒死,沒死的話他又逃到了哪裡?對於這一系列的問題,朱棣本人也持有懷疑,後世史家和民間傳說更是眾說紛紜,離奇萬分。
[img]http://www.qulishi.com/UploadFile/2014-4/2014410175136.jpg[/img]
一種說法認為,建文帝並沒有死,而是逃出南京,到了貴州的一個寺廟當了和尚。據說,在燕王朱棣圍城之後,建文帝叫天天不靈,叫地地不應,為防被俘受辱,建文帝決定自盡殉國。這時,突然有一個太監跑了過來,他告訴建文帝,太祖皇帝臨終前曾經交給他一個密匣,並叮囑他如果皇上遇到危難,可以打開匣子。
建文帝聽後,急忙命這個老太監取來密匣,打開一看,裡面裝有三套袈裟,三張度牒,一把剃刀,三張度牒上分別寫著應賢、應能、應文三個名字。應文指的是建文帝朱炆,應賢、應能分別是指建文帝的心腹近臣楊應能、葉希賢。匣中還有一封信,上面寫道“應文從鬼門出,餘從水關御溝而行,薄暮,會於神樂觀之西房”。建文帝一看,便明白這是太祖皇帝早就預料到自己會有今天,傳此密匣,告知自己剃髮為僧從密道出逃保命。按照密匣的指示建文剃髮做了和尚,從鬼門逃出宮去開始了浪跡天涯的遊行四方的僧人生活。
建文帝化妝出逃之後,皇后馬氏為了掩護他,命令太監放火燒城,然後自己跳入火海。自焚而死。第二天朱棣攻入皇宮之後,搜尋建文帝的下落,太監、宮女們迫於壓力,便慌稱建文帝以自焚而死,並指認皇后的屍體就是建文帝,此時火中找出的屍體已被燒的面目全非,難以辨清,就這樣朱棣信以為真,沒再追究。
有人甚至還找到了建文帝出家後的隱居之所,貴州安順平壩縣境內的高峰寺。據《平壩縣志》記載:高峰山寺內齋堂地下有一個藏身洞,洞底有一塊石碑上刻有“秀峰肇建文跡塵知空般若門。”的銘文,此外,寺中的另一塊石碑上刻有開山祖師秀峰收留建文帝的經過。以此,後人推測此處就是建文帝出家之後的歸宿之地。
建文帝歸隱貴州高峰寺為一種說法,還有人認為,建文帝出逃之後沒有去貴州,而是就近在在蘭溪市東山上的一座古寺歸隱,東山又名皇回山,是金華山脈的一支,寺院裡的和尚世代口傳建文帝在此削髮隱蹕的傳說,並說寺院中還保留有建文帝的隱居之處和古碑遺跡。在寺院的大殿內,塑的是身穿袈裟的建文帝像,左右兩旁分別為伴帝出家的楊應能、葉希賢兩人,殿內的後壁繪有建文帝遜國出逃的路線。此外寺院內還保留有建文帝出家後所作的幾首詩: “百官不知何處去,惟有群鳥早晚朝”;“塵心消盡無孝子,不受人間物色侵”。詩中意蘊飽含倉皇出逃,歸於世外的無奈和憂傷,為建文帝歸隱於此,又添一證據。
[img]http://img.yiyuanyi.org/article_pic/2009-10-17/1255742405.jpg[/img]
另外,還有一種比較流行的說法,就是建文帝從南京城逃出之後,輾轉來到泉州,流落到海外,後來明成祖繼位之後,派鄭和下西洋,就是為了尋找流落海外的建文帝。傳說,建文從密道中逃出京城之後,見前往北方的道路大都被燕王的軍隊圍阻,因此不得不化妝南下,輾轉來到武昌羅漢寺。羅漢寺的住持達玄和尚,看過建文帝的度牒後,趕緊將建文引入寺中躲藏。過了一段時間後,建文帝等人見此處易於被燕王的爪牙發現,他們又在達玄和尚的指引之下做船前往泉州開元寺,然後輾轉逃到海外。
據《泉州開元寺志》記載,當時泉州開元寺的住持念海和尚正是羅漢寺住持達玄和尚的弟子。建文帝來到泉州開元寺之後,便隱匿寺中,派人尋找出逃海外的機會。終於有一天,他們坐上了一個阿拉伯商人的貨船,隨行來到印度尼西亞的蘇門達臘島,開始在此隱居,據說,當地的華人,至今仍在每年農曆五月十六建文帝登基那天,舉行隆重的拜“皇爺”之禮。
關於建文帝的生死和下落自古至今一直眾說紛紜,爭論不休,對於此,每一種說法都只能說是一家之言,因為沒有哪一種說法說自己有十分確鑿的證據,說歷史事實就是這樣。也許建文帝的生死與下落真的如其它歷史之謎一樣,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千古懸案。